【毕业特别节目】 CUG号2016次专列第一站:韶华易逝,此去经年
想回地大的你,快来听听广播里熟悉的声音
播音:小彤&箫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千与千寻
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单程列车,地大就像是人生这趟列车的一个中转站,八方铁轨交汇于此,又由此延伸开去。
韶华易逝,四年了,终于又到该换乘的时候,你又一次站在了铁路分岔口——
此去经年,无法再与隧道里的壁画、北街上的奶茶和永远找不到空座位的图书馆作伴,幸而仍记得“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零点升旗的感动还有一腔少年事……
2020年因为一位“不速之客”的降临,乘客们愈发行色匆匆,甚至还没好好说一声再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趟时光列车里发生的故事……
各位“后浪”大家好,欢迎乘坐CUG号2016次列车。
本站到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难忘“南望”站
祝您旅途愉快!
地大
虽然无法穿越时间重新和你相识一遍
但你给我留下的印象却铭心刻骨。
地信学院 朱炤瑗
最开始的话是从我没入学之前,从跑男上了解它的,因为之前跑男有一期是他们去地大嘛,还去了化石林,当时就感觉环境挺好的,然后跟地质有关的东西也很多。然后真的等到开学之后就只感觉这个学校好像好小啊。
环境学院 章莉
我对地大最深的印象应该是每年暑假的实习吧,因为这确实是我们学院的一个特色,所以回想起北戴河、周口店和秭归的三次实习,会觉得人生就是很丰富多彩。我对未来城的感觉应该说是熟悉又陌生的,虽然走过了未来城的许多地方,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见证她春夏秋冬的风景,有时候偶尔会自嘲说自己在未来村,但是对于未来城的整体建设还是充满期待的。
地信学院 梁哲玮
主要就是两个吧。一个地方就是以前我们在南望山校区的时候,经常过的地大隧道,反正就是从西区走到北区,又从北区走到西区。那个隧道让人挺难忘的,真的是冬暖夏凉,当时如果夏天特别热的话,走到那儿也就感觉整个人就舒服了。
然后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就是教三楼那块儿的石楠花。你们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那个东西确实有够可怕的,希望你们没有这个经历了,不过搬到新校区就没有这些东西的。
外院 梁听雪
我们学校熙熙攘攘的操场,我们的灯火通明的弘毅堂,我从北区到东区必经的那条隧道,然后我每天都要走过的……大杨树,还有我经常会去散步的北区后花园。我觉得这些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对地大的印象。我觉得环境其实它是一个人生的那种见证者,就是你回想起某个环境,或者是你再去亲历那种环境的时候,你会想起当时做的某些事情,还有你的某些心境。
地信学院 刘天宇
对学校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它的隧道,我觉得那些涂鸦非常有艺术特色,我觉得每次经过那里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放松、思考。然后对地大印象的改变应该是到搬去新校区以后,慢慢地在那边生活了有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一些原因我又回老校区看了一下,就觉得特别怀念,特别是这里那种车水马龙的烟火气,晚上有很多的同学在那活动,然后看到自己曾经上课的教学楼,自己曾经住过的宿舍,都会感觉特别怀念。
外院 邱伟锟
我觉得是艺媒楼1306,因为我是在广播台新闻部可以说是呆了四年,每周的例会什么的我基本上都会参加,就是从大一到大三基本上没怎么缺勤过,大四就比较少去那里了。然后我也在那里认识了挺多非常好的朋友,然后呢我觉得那个地方可以让我印象蛮深的吧,或许就是可能以后毕业了,回去的话我还会去那边走一走看一看之类的。
外院 宋啟骏
最深的印象我觉得是校训吧,因为我感觉到校训真的不仅仅是两行字啊,我觉得它真的在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地大的学子,因为这四年下来我感觉我接触到的每个人都非常朴实,就是脚踏实地,我们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地被这两行字影响着,都是默默无闻的行动者。
外院 谈纯倩
第一就是我们的校训,尤其是前四个字,还有就是我们学校的地质氛围很浓厚,就是虽然很多学科它和地质专业的关系并不大,但是也会有地质类的课程和实习。还有就是宿舍楼底下的小橘猫,它们经常会在路边叫两声撒个娇卖个萌,就有很多很多女孩子去喂它们,但就是也不知道它们还可不可以熬过这一个冬天,还是挺心疼它们的。
信工 梁睿华
南望山校区艺媒楼1306,感觉广播台的人都会说这个吧,因为这里就是一间小小的屋子承载了我们很多的记忆吧,我们每周都会来到这里开会在这里交到了很多的朋友,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毕业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回来再看看,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了。新校区那边就是我准备考研的那间教室吧,教一520,当时去这个教室是因为我室友在那边,然后名字也挺浪漫的,然后每天都在那边学习,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到晚上。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就是新校区图书馆那有个桥,每天只要天气条件可以,下午到傍晚的时候就可以在那边看到晚霞,就非常非常漂亮,然后当时也在准备考研压力也挺大,如果你吃晚饭的时候经过那个桥,然后顺便看看,心情就会变得非常好。
外院 于浩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地大的食堂吧,我觉得地大有好多好多个食堂,而且每个食堂也都挺好吃的,包括北区的,不过我觉得东区的最好吃而且我觉得还特别便宜。
外院 张芝培
地大印象的话最开始最深的印象应该是隧道吧,然后嫌弃学校比较小,也没什么好看的地方。后来的印象大概就是我的母校了,就是自己可以随便吐槽一下,但是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
机电 黄璟
印象最深最深的还是大一第一次站岗,就是元旦晚会那天,我记得大一那时候,晚上零点升旗,我们那天晚上是九点钟去操场站岗执勤一直站到12点,三个小时啊,那时候温度我记得应该是有零下的,就特别特别冷,然后大家都是流鼻涕,或者是身体一直在发颤,但是大家还是坚持站了下来,不为所动,很好的完成了一个站岗任务,当到12点的时候,面向国旗敬礼,那是我第一次人生中这么震撼的场面,就感觉非常激动,看着五星红旗在我们学校升起,面向它敬礼,感觉这时候是我从小到大就是没有过的一种,很神圣很庄严很激动的一个时刻,所以说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经管 江胜楠
对地大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每年元旦的零点升旗,就给我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每一次零点升旗我都参加了,当我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新的一年又有了新的希望,而且这个仪式真的非常让人触景生情,彷佛看到了无数希望,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因为时间在向前走,而你也一定要向前走,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战胜的,每一次零点升旗之后我的心里都会想,我无所不能,也无坚不摧。
环境学院 吴权
未来城校区跟南望山校区相比的话环境各方面都要好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通不是特别方便,然后周边的娱乐场所也比较少,可能不太利于同学们出去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但是未来城确实是个适合静心学习的地方。
有人上车欣赏沿途风景,有人下车开始新的旅行,而有些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列车保驾护航,从未下车。当面对离别时,他们目送我们离开,我们将感恩留在他们身边。
在这四年,作为毕业生最多的回忆与不舍大概就是老师了吧。都说教师这个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将老师比作园丁、比作蜡烛,是因为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或者塑造一个人的一生。
教师个人的范例
对于青年人的心灵
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
最有用的阳光
外院 大四陈欣蓓
Lydia给我的感觉,她并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因为我们对老师的定义可能是会比较严肃和随时有距离,但对我来讲Lydia可能更像是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她会给人一种感觉就是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包括我去年在保研的整个过程中会非常迷茫,我就随时会抱着那种向她倾诉自己苦闷的心态去找她聊天,然后虽然Lydia她不能直接解决你的问题,但是她身上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就是聊着聊着就开始她的情感频道,就会跟你聊她的感情经历,到最后你也很开心,但其实你并没有解决问题。
然后去年还有一次,是我去中国传媒大学去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当时有一道面试题是要求所有参与的学生去做一段新闻采编,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新闻采编是什么,但是Lydia她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在成为老师之前有过在香港的工作经历,也曾经是湖南卫视的出镜记者,所以当时我就一个电话打给了Lydia,向她问新闻采编是什么,该怎么着手做,然后她真的非常非常nice,一般可能你打电话问其他老师,就都是给你一些辅助性的建议,Lydia很夸张的直接在她家里面拿着自拍杆给我录了一段发过来,就是她的视频指导意见,所以说其实她给我的感觉会更像朋友。
经管 大四赵恒松
我的导师是于老师,我觉得于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做学术的态度吧,就是非常的严谨仔细而全面,他会把每一件小事当作一个非常非常受重视的任务来做。
我去年夏令营的时候,请于老师帮我写一封推荐信,那一页a4纸大概也就四五百个字吧,然后于老师批注了大概四五十处,就是他批注得密密麻麻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的地得啊,白勺的还是土也地都给我标注的非常非常的仔细,而且在文档发过来的同时又发语音或者打电话叮嘱我这个应该怎么去写,应该怎么去改变。所以我觉得在对待事情的严谨态度上我向于老师学了很多,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因为我一直跟着于老师做东西然后还是我的导师,所以说当时就非常感动也非常受鼓舞,也觉得自己应该向老师学习,这四年总之是非常感谢于老师吧。
信工学院 大四梁睿华
有一个老师是在我在广播台的指导老师,老师在很多方面也给了我帮助,所以在大学期间其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老师得到的。所以我觉得小王老师跟我们广播台的同学更像是一种好朋友的关系,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做。然后当你跟着老师拿着那些感觉非常厉害的器材一起去做出一篇新闻一篇报道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
(小王老师,后排右三)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外院 大四梁听雪
我是外院的嘛,我们学院每个老师都非常有人格魅力,就是他们的魅力不只是止于书本,更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会让你感到生命的宽广。
我就举一个例子是当时我们外院公认的男神小冯老师,他当时在我参加21世纪杯省赛和国赛的时候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而且他的方法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他会引导我去搭建自己的演讲体系,并且他会给到我很多即兴话题的题目,让我对于很多的问题有观点有话说,并且他最神奇的一点是就是即使我觉得我自己发挥得再差,他也会从我身上找出来几个亮点,并且在最后上台的时候,能让我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觉得他让我变成了一个我想要却没有办法凭借自己力量去变成的那个样子,所以我非常感谢他。
我觉得我大学里有很多老师都是像这样推了我一把,成为了我生命中的贵人,就是不仅仅是老师更像是帮助我的人,我们院的所有老师都会有这种寓教于乐并且愿意为学生指点迷津的态度和精神。
(外院冯迪老师)
地信 大四梁哲玮
我有两位老师,一位就是姚老师——姚老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他在对待这个科研和学习的时候都特别严厉,尤其是我们论文初稿的格式和内容方面,他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们强调一定要搞好。
另一个就是关老师——他也是我上研究生以后的导师,他是一个学术方面特别厉害的人,总能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我从他这里学到了很多,通过做毕设、大创、产学研,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希望研究生阶段可以和关老师继续做出更多成果吧。
地信 大四刘天宇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高数老师,他是一个特别严厉的老师。因为偶然的原因他知道了我的名字,后来他就一直提问我,然后每堂课无论我躲在教室哪个角落他都能找到我,把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所以我上高数课都是胆战心惊,随时提心吊胆的。然后这个老师对我回答错的问题也批评得非常不留情面,但是后来发现他在给分上也是一个特别好的老师,所以我还是挺感谢他让我的数学学的这么扎实。
另一个老师是我在武大上双学位课的一个老师,他带的那门课叫做算法设计分析,这门课我的本专业是没有上过的,然后那个老师给我们用的教材就是他写的,我觉得那本书首先写的非常好,然后教材那个封面上还印着他的头像,真的是这个主编来给我们上课让我觉得非常惊奇,而且他的课上得也特别好,就是书上的东西他不用看也会知道怎么讲,对课本非常熟悉。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经管 大四孙培源
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应该是我们班主任任老师,一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听说班主任都是一年见不着的那种,但是我们班主任特别认真负责,从我们第一次到学校开一个见面会她就来,然后每次班上有大小活动班会团会她都要参加;比方说突然要降温了,她会发一个降温通知;去年暑假因为特别热,我们班有很多女生是留在学校复习考研的,班主任又拿了200块钱给她们做什么高温补贴,让她们买一些冷饮之类的。我觉得我们班主任还是比较负责的,很温暖。
外院 大四宋啟骏
我觉得我们学院的老师对我来讲印象都挺深刻的,可能很多同学都说过我们学院的老师最大的气质就是特别和蔼可亲吧,就是很有同理心,也比较关心学生,因为我觉得在温和的背后他们也是非常突显自己专业造诣的。
比如说我们学院的王老师就是我觉得他就特别关心体贴学生,在你迷茫的时候难受找他,他也会在微信上给你开导给你提供非常宝贵的建议,他也是非常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会帮你做学业规划。
我觉得还有张老师,因为老师会在自己的空闲时间研究心理学,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在遇到失意的时候、焦虑的时候也会去找张老师聊天,感觉他们这些老师就像知心朋友一样,就是让你可以敞开心扉去聊,然后也可以给你一些安慰,或者说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类的。还有很多老师也是,我觉得如果让我一个一个去讲的话我可能一天一夜都讲不完,因为感觉这些老师就是个性特别鲜明,然后跟他们的交流也是非常多,他们也非常的亲切。感觉就是怎么说呢,甚至可以说像家人一样,尤其是这段时间就是疫情期间,其实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讲也是非常难的一段时间,我们老师都创了很多qq群,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群里给我们毕业生发布他们搜寻到的就业信息等等,我感觉大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在团结努力地帮助我们挺过难关,所以我觉得非常温暖有温度。
机电 大四黄璟
我的毕设老师人非常好,他每次都特别关照我,平时很多为人处事,我很多的学习问题他都非常耐心地教导我,我还记得去年的12月份,那时候因为我在做毕设,我的毕设老师陈老师就特地安排我和另外一个学姐去公司实习,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在实习的过程中能有一些对毕业设计的灵感,结合在公司实习的一些内容,可以更好地完成毕设,所以真的非常感谢我的毕设老师陈老师,他平常都会想方设法给我提供一些实质性帮助,能让我更好地完成这个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所以陈老师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耐心、非常好的一个老师。
我自诩坦荡,行走人间。我思考潮汐起伏,思考林间鸟雀,思考宇宙星光,思考冷暖人间。然后地大你来了。你是潮汐,你是鸟雀,你是星光,你是人间。
但是今天我要和你说一声再见了,我写了五行关于离别的诗
两行踏着秋来
两行留到冬天取暖
剩下的一行
送给你在初夏的晚上读我的不舍
车门即将关闭,请注意安全,列车前方到站我思我在——
//
我思,故我在。
既然存在,就不能装不存在。
//
我在,故我思。
既然思念,就不能装不思念。
END
编辑:马千千 李梦珠 荣佳颖
采编人员:张豪杰 马千千 王可依 田淞文 李梦珠 李志豪 童话 陈紫琳 胡世伟
排版:吴世铭 任逸霏